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制度是指( )
A.征辟制 | B.察举制 | C.军功爵制度 | D.科举制 |
答案
【答案】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时间“汉武帝时期”,察举制虽然时间符合,但是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与题意“自上而下”不符;军功爵制度流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试题分析:联系时间“汉武帝时期”,察举制虽然时间符合,但是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与题意“自上而下”不符;军功爵制度流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题文】“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 )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
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
【题文】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其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这种“制度”是( )
A.科举制度 | B.世卿世禄制度 | C.征辟制度 | D.军功爵制度 |
【题文】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 | B.分化相权 |
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
【题文】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⑤④ | C.①③②④⑤ | D.③①④②⑤ |
最新试题
- 1直线y=a与函数y=x3-3x的图象有相异三个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2,2)B.(-2,0)C.(0,2
- 2If you are in position of __ teacher, will you allow you
- 3巴勒斯坦地区长期以来动荡不安,主要是因为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近年来,巴以冲突更是不断地升级,中
- 4如图所示,已知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BC于E,△ACD的周长是14cm,则AB=______
- 5Whatever he does,once he sets up a goal,he will start pursui
- 6The supermarket is the restaurant.[ ]A. opposite B
- 7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CO2B.CaCl2C.C2H6D.NaOH
- 8某学校从2009年以来,为了调查全校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中抽取部分学生近几年视力检查的结果做了统计(如图1),并统计了
- 9一个几何体按比例绘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m3 ( )A.4B.C.3D.
-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虽然因囊中羞涩而食不裹腹的小吴此时正痛心疾首地盘桓在湘江边,但狡黠的贾交
热门考点
- 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
- 2以下是绿色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绿色植物发育的起点——受精卵是在图一③
-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若沿如图所示中的虚线截为相同两块后,再平叠在一起,则前后两次( )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B.
- 4小亮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加入的酸的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此时又无酸液可
- 5【题文】设集合,则使M∩N=N成立的的值是( )A.1B.0 C.-1D.1或-1
- 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42-、CO32- B.Cu2+、K+、S
- 7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这篇文章所介绍
- 8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 )A.北极点永远是极昼B.没有昼夜交替C.没有四季变化D.不存在地方时
- 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分以下两个步骤:(1)求出该不等式组中______;(2)利用数轴求出______,就求出了这个不
- 10成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三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表中的成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