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唐朝中央某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审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御史台 |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门下省的理解。由“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得知这是门下省。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门下省的理解。由“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得知这是门下省。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唐朝中央某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审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C.门下省D.御史台】;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题文】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
————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
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廷复试,称之为“殿试”,经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
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注:糊名)、“誊录”。
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士6603人。……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注:宋代科举考试录取时,分“正奏名”与“特奏名”两类。经过中央省试合格的举人,称“正奏名”;因多次落地且年高而在殿试时另立名册、受到特殊照顾者,称“特奏名”。整个宋代特奏名录取数目,大约占全体录取数的45%左右。)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存在的现象,试说明其不利影响。(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2分)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5)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
————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
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廷复试,称之为“殿试”,经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
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注:糊名)、“誊录”。
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士6603人。……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注:宋代科举考试录取时,分“正奏名”与“特奏名”两类。经过中央省试合格的举人,称“正奏名”;因多次落地且年高而在殿试时另立名册、受到特殊照顾者,称“特奏名”。整个宋代特奏名录取数目,大约占全体录取数的45%左右。)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存在的现象,试说明其不利影响。(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2分)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5)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
【题文】摇摇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 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 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
【题文】“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史实是
A.实行刺史制度 | B.废分封,行县制 |
C.废丞相,设内阁 | D.推行行省制度 |
【题文】《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最新试题
- 1To Jim, Hi, Jim. I’m a Chinese girl .My English name is Bett
- 2已知金属Cu,在常温下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 + 8HN03 (稀) ="=" 3Cu(NO3)2
- 3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去B城,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结果乙比甲提前半小时到达B城.问
-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诗人用拟人手法启示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
- 5“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主流 ③
-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作法合理的是[ ]A.饮水解渴,水越纯越好B.电器着火,用水来扑灭C.为使馒头松
- 7用100万元资金投资一项技术改造项目,如果成功,则可盈利400万元;如果失败,将亏损全部投资,已知成功率是,这次投资项目
- 8完形填空。 Last year my dad got a new job in a small town, 1
- 9已知方程(5-7)x=2,则方程的解为( )A.x=-1B.x=19C.x=5+79D.x=-5-7
- 10多选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
热门考点
- 1在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
- 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日:“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
- 3【题文】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28~30题:【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以下哪个省级行政区:
- 4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
- 5如果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S= [ ]A.12 B.20 C.30 D.42
- 6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7(10分)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
- 8【题文】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B.南回归线C.
- 9计算:(-1)0+(13)-1=______;(2y23x)3=______;aa-b+bb-a=______;xxy+
- 10有一高度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的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运动情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