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管事务也较多,实行的是宰相集体负责制,但没体现出宰相不被重视,排除②。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管事务也较多,实行的是宰相集体负责制,但没体现出宰相不被重视,排除②。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A.唐太宗从善如流有良好的帝王素质 |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 D.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
【题文】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该制度是
A.征辟察举制 | B.科举制度 |
C.三省六部制 | D.郡县制 |
【题文】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 B.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
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 D.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
【题文】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A.反对君主制度 | B.反对君主独裁 |
C.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 D.主张尊君卑臣 |
【题文】(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了创造国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2分)参阅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材料三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2)依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2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4分)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2分)
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了创造国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2分)参阅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材料三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时期 | 两宋 | 明 清 |
任任官前出身 | 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 | 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2)依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2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
项目 |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
考试 内容 |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4分)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2分)
最新试题
- 1小红的运动服被一个铁钉划破一个呈直角三角形的洞,其中两边分别为1cm和2cm,若用同色形布将此洞全部遮盖,那么这个圆的直
- 2假设你叫王华,你的好朋友李林同学拟参加学校新一届学生会主席竞选,你认为他具有成为优秀学生会主席的品质和才能,并了解他的任
- 3上生物实验课时,小刚发现他所用的显微镜是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5倍和10倍字样,则他所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A.5倍B.
- 4【题文】根据气候统计上的划分,湄潭县(28°N,107.5°E)秋季是(
- 5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
- 6合金(1)常用合金:铁的合金______含碳量______、______含碳量______,主要成分______(2)其
-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两个互成90°的平面镜上,请你完成光路图。
- 8After graduation, Bill went to mountainous village and devot
- 9定义在(-1,1)的函数f(x)满足:①对任意x,y∈(-1,1)都有f(x)+f(y)=f(x+y1+xy);②当0<
- 10菱形的周长为20cm,它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cm,则其面积为( )cm2.A.6B.12C.18D.24
热门考点
- 1如图,△ABC中,∠A=46°,CE是∠ACB的平分线,B、C、D在同一直线上,FD∥EC,∠D=42°,求证:∠B=5
- 2“病蚌成珠”的意思是指人们在战胜挫折以后,会赢得坚强的意志和勇气,积累珍贵的经验。[ ]
- 3用所给词语的恰当形式填空,每词限用一次。reply, pay attention to, lift, realize,
- 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
- 5如图所示为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波速v=5.0m/s.则( )A.这列波的
- 6如图,一块长方形场地ABCD的长AB为502m,宽AD为50m,DE⊥AC于E,BF⊥AC于F,连接BE,DF.现计划在
- 7沉重地打击了匈奴,使其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牧野之战C.漠北战役D.白登山之战
- 8如图,ABCD是正方形,M是BC中点,将正方形折起,使点A与点M重合,设折痕为EF,若正方形面积是64,那么△AEM的面
- 920世纪初,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
- 10读“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37题。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B.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