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饮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反映了他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饮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反映了他
A.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B.中庸之道的观点
C.对传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D.运动与饮食相结合的主张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运动太多和太少……饮食过多与过少……唯有适度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在强调适度原则即中庸之道的观点,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点评: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一样积极倡导中庸之道的观点,如下名言最能体现其中庸之道的思想特征即:“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庸。
核心考点
试题【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饮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反映了他A.】;主要考察你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三段论是一种近乎万能的推理形式。亚里斯多德三段论的举例: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先于意识存在。(大前提)
王夫之认为物质先于意识存在。(小前提)
王夫之是唯物主义者 (结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道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张的实质。(8分)
(2)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和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未须理会相发,且各项做将去。若知有未至,则就知上理会,行有未至,则就行上理会,少间自是互相发。今人知不得,便推说我行未到,行得不是,便说我知未至,只管相推,没长进。”
——摘编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闇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摘编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录》
⑴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王阳明对于“知行”的不同理解。(10分)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知行说的历史影响。(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B.担任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D.提出中庸之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分别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9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目的、影响方面评述两人的治国思想(6分)
要求:①只选择其中一人评述;②限80—100字;③表述成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