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本题考查一战的影响。从材料“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 得进展” 、 “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可以看出这是一战的影响。一战使得大量的男子 失去了生命,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故选 C
核心考点
试题【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主要考察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英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1911年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
(3)材料三中英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其目的是什么?(6分)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材料一 波兰籍银行家兼经济学家布罗赫在19世纪末期曾预言,由于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潜力,战争会变得持久和具有整体性,战场上的决斗将变成工厂、技术和资源的较量,军队的重要性退到了第二位。并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武器***伤力的增强,将军和士兵会变成纯粹的屠***机器和被屠***的对象。
材料二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如果他鼓励农奴和乌克兰人造反……情况对他很可能比较顺利,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普法战争中,俾斯麦也没有支持无产阶级的巴黎公社来对抗凡尔赛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形是各国政府都力图到对方政府中寻找代理人,或是利用宣传手段使对方政府威风扫地,或精神崩溃,或制造政治动乱。德国政府不断鼓励俄国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或是利用俄国移民中的激进分子到工厂和军队去制造矛盾。英、法、美则在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基础之上,配之以宣传上的攻势。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加上德军战场上的形势不妙,逐渐破坏了德国人在精神上进一步抵抗的决心,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逐渐消失。
(1)布罗赫的预言是否得到实现?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之。(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一战”同以往战争的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种民族主义共同推动政治领袖和军方走向战争。一是小国的民族主义,尤其是巴尔干地区被统治的少数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哈布斯堡帝国占据的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捷克人、斯洛伐尼亚人组成各种地下团体,有时候采取恐怖主义手段。例如,引发一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塞尔维亚黑手党以恐怖手段刺***奥国皇储。二是大国的民族主义德国统一后,社会各阶层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媒体大肆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等,其主题是德意志人是最优秀民族,注定对世界起到支配作用。对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政府有意培养,学者也著书立说加以解读,正当化这种疯狂的自命不凡,这是后来纳粹在德国崛起的思想基础。
材料二:1894年法俄缔结同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抗三国同盟。1904年英法缔结协定,意在共同对抗德国。1907年英俄缔约,也是为了对付德国。英俄协定,标志着三国协约的建立,和欧洲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这种军事同盟的一大特点就是互相绑架,一旦有事便骑虎难下。同盟国有了举动或者争端,不管是不是正义,不管是否与本国有切身利益关系,都要挺身而出,甚至进行军事动员和出兵作战。可悲的是,这种由训练有素的外交官使出浑身解数搞出的外交安排,成为导致战争的重要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普遍来说,外交活动的宗旨不是为了维护和平,而是为了本国的最大利益,甚至是为了以邻为壑和规划战争。事实证明,这种错误理念主导下的外交,注定造就灾难。
——摘自王江雨《狂热民族主义的悲剧》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当今世界有何启示。(9分)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马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中国学者潘人杰、李巨廉认为,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从“人”看,通向一战的道路有很大的自发性特点,这与大国当权人物的决策行动和对危机的处理有关。政策和行动僵硬,缺乏必要的妥协和绥靖,促成了两大集团迅速迎头相撞。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学者对于一战战争责任的认识。(5分)
最新试题
- 1有一货轮,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 ]A.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东海→台湾海峡B.黄海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秦王想,就是***了蔺相如,________也得不到和氏璧,不如趁机
- 3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
- 4图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实验目的是( )A.验证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B.验证氧气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C
- 5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文化
- 6阅读课本P44 的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What game are Jenny and Danny playing
- 7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小题1: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小题2:夕
- 8(本题满分10分)已知两条直线,当为何值时直线与分别有下列关系?(1) ⊥ ; (2)∥
- 9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5-2412202427
- 10阅读理解。 Elizabeth Blackwell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821, a
热门考点
- 1如图,某游乐场内滑梯的滑板与地面所成的角∠A=35°,滑梯的高度BC=2米,则滑板AB的长约为( )米(精确到0.
- 2某校开设A类选修课3门,B类选择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A.30种B
-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3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12B.18C.32D.48
- 4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从气流状况看,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 (气旋或反气
- 5下列各组微粒半径比较,错误的是( )A.Cl-<Br-<I-B.Al3+>Mg2+>Na+C.Rb>K>NaD.P>S
- 6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适用于[ ]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 7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
- 8下列各组微粒的半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F<F-<Cl- ②O2-<Mg2+<Al3+ ③P<S<Cl
- 9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
- 10甲、乙两个小马虎,在练习解方程组ax+y=10x+by=7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1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