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即一战的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主要考察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波兰籍银行家兼经济学家布罗赫在19世纪末期曾预言,由于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潜力,战争会变得持久和具有整体性,战场上的决斗将变成工厂、技术和资源的较量,军队的重要性退到了第二位。并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武器***伤力的增强,将军和士兵会变成纯粹的屠***机器和被屠***的对象。
材料二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如果他鼓励农奴和乌克兰人造反……情况对他很可能比较顺利,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普法战争中,俾斯麦也没有支持无产阶级的巴黎公社来对抗凡尔赛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形是各国政府都力图到对方政府中寻找代理人,或是利用宣传手段使对方政府威风扫地,或精神崩溃,或制造政治动乱。德国政府不断鼓励俄国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或是利用俄国移民中的激进分子到工厂和军队去制造矛盾。英、法、美则在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基础之上,配之以宣传上的攻势。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加上德军战场上的形势不妙,逐渐破坏了德国人在精神上进一步抵抗的决心,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逐渐消失。
(1)布罗赫的预言是否得到实现?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之。(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一战”同以往战争的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种民族主义共同推动政治领袖和军方走向战争。一是小国的民族主义,尤其是巴尔干地区被统治的少数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哈布斯堡帝国占据的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捷克人、斯洛伐尼亚人组成各种地下团体,有时候采取恐怖主义手段。例如,引发一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塞尔维亚黑手党以恐怖手段刺***奥国皇储。二是大国的民族主义德国统一后,社会各阶层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媒体大肆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等,其主题是德意志人是最优秀民族,注定对世界起到支配作用。对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政府有意培养,学者也著书立说加以解读,正当化这种疯狂的自命不凡,这是后来纳粹在德国崛起的思想基础。
材料二:1894年法俄缔结同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抗三国同盟。1904年英法缔结协定,意在共同对抗德国。1907年英俄缔约,也是为了对付德国。英俄协定,标志着三国协约的建立,和欧洲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这种军事同盟的一大特点就是互相绑架,一旦有事便骑虎难下。同盟国有了举动或者争端,不管是不是正义,不管是否与本国有切身利益关系,都要挺身而出,甚至进行军事动员和出兵作战。可悲的是,这种由训练有素的外交官使出浑身解数搞出的外交安排,成为导致战争的重要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普遍来说,外交活动的宗旨不是为了维护和平,而是为了本国的最大利益,甚至是为了以邻为壑和规划战争。事实证明,这种错误理念主导下的外交,注定造就灾难。
——摘自王江雨《狂热民族主义的悲剧》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当今世界有何启示。(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马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中国学者潘人杰、李巨廉认为,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从“人”看,通向一战的道路有很大的自发性特点,这与大国当权人物的决策行动和对危机的处理有关。政策和行动僵硬,缺乏必要的妥协和绥靖,促成了两大集团迅速迎头相撞。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学者对于一战战争责任的认识。(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军舰总吨位对比表
 
1880年
1890
1900
1910
1912
1914
英国
650,000
679,000
1,065,000
2,174,000
2,346,613
2,714,000
德国
88,000
190,000
285,000
964,000
1,149,863
1,305,000
美国
169,000
240,000
333,000
824,000
1,009,184
985,000
法国
271,000
319,000
499,000
725,000
941,525
900,000
俄国
200,000
183,000
383,000
401,000
589,490
679,000
材料二 苏美战略核力量对比表
时间
洲际导弹(枚)
潜射导弹(枚)




1963年
100
424
100
224
1972年
1050
1054
160
656
1974年
1575
1054
720
656
1975年
1618
1054
787
656
1979年
1618
1054
787
656
材料三  1991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一种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电脑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美国在安曼的特工人员立即行动,偷偷把一套带有病毒的同类芯片换装到这种电脑打印机里,从而通过打印机使病毒侵入到了伊拉克军事指挥中心的主机。当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空袭伊拉克时,美军用无线遥控装置激活了隐藏的病毒,致使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陷入了瘫痪。萨达姆不知不觉中吃了一个大亏,让美国飞行员像在家里玩电子游戏一样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军发展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七十年代美苏核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美苏对外政策和相互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场现代战争的细节?(1分)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战争表现出现代战争的哪些特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4年9月11日,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此事发生在  [     ]
A.凡尔登战役后
B.马恩河战役后
C.索姆河战役后
D.日德兰海战后
题型:011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