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由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由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西方的军事与科技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去思考,④表述有误,因为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④,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由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D.反对专制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学东渐过程中,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与科学 ②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宪 ④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是时(战国),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土地的教令)。以为地方百里,提封(国内)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买卖粮食)甚贵伤民(士、工、商),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使民适足,贾平则止。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1)概括材料一中李悝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效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张出现的社会背景。(9分)
材料二 “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后又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李鸿章
“其(李鸿章)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故曰:李之受病,在不学无术。故曰: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洋务思想的转变与实践。梁启超为什么说李鸿章“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11分)
材料三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第一条经验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第二条经验是,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都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改革,不像俄罗斯照搬西方经济教条;第三条经验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如何“循序渐进”的?(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与世隔绝。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0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或阻碍)中外文化交流的因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