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 |
B.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三通”的限制逐步放宽 |
C.《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三通”问题 |
D.“三通”的前提是“一国两制”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008年12月15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当年11月4日签署的有关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三项协议正式生效。下列关于两岸“三通”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③ |
A.远洋轮船的出现 | B.飞机的出现 |
C.汽车的出现 |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生产 |
A、机械化 B、工业化 C、自动化 D、信息化
A.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
B.发展中国家实力迅速增长 |
C.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迅速增长 |
D.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受到极大冲击 |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最新试题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过耶溪①唐·朱庆馀春溪缭绕②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恰是③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
- 2设集合,,则 ( ) A.B.C.D.
- 3电视机遥控器控制电视机的过程中,遥控器发射出一种叫红外线的光,根据你的经验,红外线这种光线人的眼睛能看到吗?答:____
- 4如图所示,在真空区域Ⅰ、Ⅱ中存在两个匀强电场,其电场线方向竖直向下,在区域Ⅰ中有一个带负电粒子沿电场线以速度匀速下落,并
- 5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諾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 获得2012年諾贝尔文学奖。A.莫言B.贾
- 6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竖直分
- 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
- 8(8分)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气体。(1)等体积的CO,CH4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9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能够______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
- 100.2molNa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L?
热门考点
-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 2由于面临着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表明[ ]A
-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3℃时,将20 g
- 4某地为了解从2004年以来初中学生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本地区1000名初中学生学习能力优秀的情况,调查
- 5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 6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speak openly, but careless words ar
- 7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One day, I went to visit my aunt. When I was
- 8已知抛物线C:y=-x2+2x,在点A(0,0),B(2,0)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L1、L2.(1)求切线L1和L2的方程
- 9该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A.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 B
- 10已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