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主流地位的标志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B.程朱理学C.三教合一  D.心学的形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主流地位的标志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B.程朱理学
C.三教合一  D.心学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主流地位是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称为中国正统的思想,其他不是儒学确立的标志。B是宋朝的理学C唐朝时期的D是陆王心学是南宋。
核心考点
试题【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主流地位的标志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B.程朱理学C.三教合一  D.心学的形成】;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分)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中秋节,刘铁收到他在台湾伯父的一封信,信中鼓励他在大学好好深造,将来为两岸交流多作贡献,若该信落款采用中华民国纪年,应是民国
A.96年B.97年C.98年D.99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提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工作中心”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八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历史图片,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展出应该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当时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
⑴ 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⑵ 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和***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4分)
⑶ 促进尼克松与***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
⑷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