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
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
——《旧唐书》
材料二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唐律》
材料三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制定法律的原因和目的。与隋律相比,唐律体现了什么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制定的法律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既而悔之”又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个人品质?(2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2分)
答案
(1)原因:隋律过于严苛;吸取隋亡的教训。(2分)
目的: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1分)
特点:慎用刑法。(1分)
(2)思想:赏罚分明;整顿吏治。(2分)
(3)现象:唐太宗虽然慎刑,依旧存在冤杀。(1分)
品质:知错能改,自我反省。(1分)
(4)因素: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律提供的稳定秩序;唐太宗优秀的个人品质。(任答2点,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一开头语句“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 可知原因是隋律过于严苛;吸取隋亡的教训。 再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目的。然后根据“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可知特点是慎用刑法。
(2)提取材料信息“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可知是强调赏罚分明;“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可知是用重法惩治贪官,整顿吏治。
(3)提取材料信息“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可知是唐太宗虽然慎刑,依旧存在冤杀。“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可知太宗知错能改,自我反省。
(4)综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材料一体现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材料二体现唐律有利于稳定秩序,材料三体现唐太宗优秀的个人品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 | 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
C.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 | 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 |
A.“春秋大一统”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 D.“君权神授” |
A.墨家思想 | B.孟子“性善论” |
C.道家思想 | D.“天人感应”学说 |
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C.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D.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所在。(2分)
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2分)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三,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2分)
材料四: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五: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4)根据材料四、五,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分)
材料六: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5)材料六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2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材料七: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6)据材料七概括“良知”的内涵,(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1分)综合材料七、八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2分)
最新试题
- 1已知|a|=1,|b|=2,a与b夹角为θ(Ⅰ)若a与b共线,求a•b(Ⅱ)若a-b与a垂直,求θ.
-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 3下列各项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幽辟颓废萧索涸辙之鲋B.弥望婆娑杂揉偃苗助长C.脉洛槐树嬉游亭亭玉立D.混沌橄榄磐石峰
- 4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等检查时,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
- 5我国继“食盐加碘”后,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 6家庭用电的电压220V是指交变电压的( )A.最大值B.瞬时值C.平均值D.有效值
- 7—May I have your name? — _______.A.Yes, pleaseB.All rightC.O
-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 门可落雀 痉挛 部署 B.推心置腹 各行其是 对弈 九州 C.
- 93. We find _________ easy to get along with our new teachers
- 10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
热门考点
- 1(10分)一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距离地面64 m的高处,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如果不打开物资上的自动减速伞,物资经
- 2已知多项式ax3+bx2+cx+d除以x-1时,所得的余数是1,除以x-2时所得的余数是3,那么多项式ax3+bx2+c
- 3对划线部分提问。1. The boy in red is my brother.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与正常的眼睛相比要( )A.强一些B.弱一些C.一样D.没有可比性
- 5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
- 6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贷款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一部分人还贷压力增大,都市出现“房奴”一族。据查,我国31.8%的房贷
- 7不等式组3x-2<1x+1≥0的解集是______.
- 8Do you know what a resolution is? It’s a kind of promise. Mo
- 9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
- 10Considering his health, I advise him to ______ an hour or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