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1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1分)
答案

⑴(6分)“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⑵(11分)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⑶(11分)“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理解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需要注意材料一中所给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是三大改造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概括历史背景。第(2)问特点的概括要紧密结合材料,根据材料分析的出特点是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分析需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要全面分析材料,注意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核心考点
试题【(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1972年2月27日,封冻二十余年的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中美签署了历史性的外交文件——《联合公报》(《上海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材料二:2009年1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的美国前总统卡特。30年前,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30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中美两国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应是敌人。归根结底,只要双方牢牢把握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致力于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切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台湾、涉藏、人权等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一定能持续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材料三:2009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奥巴马说,我们在会谈中再次确认,美中两国有许许多多的共同利益。未来美中会有更多合作。我想重申一个事实,美国人民对加强同中国的关系是非常有兴趣的。美中两国在经济、安全等许多全球问题上都可以合作,这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有利于全世界。
这是就职仅十个月的奥巴马首次访问中国,也是他和胡锦涛七个多月内的第三次会晤。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6分)
(2)材料二指出:“30年前,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中美关系“新纪元”的理解。(6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30年来的发展给我们留下的重要启示。(6分)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演变的国际背景。(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福尔说过:“我们的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事实上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最能表明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我们的外交目标
C.“求同存异”是我们与一切国家处理外交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与苏联结盟保证了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B.“大跃进”运动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D.“文化大革命”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