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4分)
(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2分)
(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分)
答案

(1)材料一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的法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
(2)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4)作用: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任答3点即可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职能,需要紧扣材料,如关键信息:“法者,王之本也”。“工业和贸易方面”,一个在政治;一个在经济。第(2)问,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联系现实的能力,阅读材料信息,结合社会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分析古罗马的影响即可。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第(3)问,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及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结合中国的法制建设成就组织答案即可,如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第(4)问,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从保障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等方面组织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4分)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 :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材料四: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2分)
(2)材料二中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4分)
(4)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评价材料四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 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3分)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2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6分)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D.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