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材料二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近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6分)
答案
 
(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2)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第(1)问,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可以从当时中国政治、工业化地位、国防实力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提示分析这三个历史时期,注意从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角度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花八门(  )。
A.明朝   B.清朝C.民国   D.新中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  )。
A.“衣,依也”  B.“衣,隐也”
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