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一家能勤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情以不晏起为首。”
——《曾国藩家书》
材料二 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曾文正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的主要教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我们应依据何种标准评价曾国藩,并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9分)
答案

(1)主要教育思想:孝友;耕读;勤敬;戒傲惰。(6分)
(2)评价角度:郭斌和从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之荣的角度评价的。革命党人是从曾国藩镇压农民运动和镇压人民反侵略运动的角度评价的。
标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全面评价。
影响因素: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史料占有情况、时代性、评价角度等。(9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提供的关键信息概括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孝友;“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耕读; “一家能勤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勤敬;“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 戒傲惰。
(2)该问考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是从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之荣的角度评价的。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指责曾国藩是“遗臭万年的汉奸”,是从曾国藩镇压农民运动和镇压人民反侵略运动的角度评价的。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全面评价。研究者所持的史观、阶级立场、所处的时代背景、评价的目的、关注的史料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社会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A.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B.同苏联达成共识以共同抗美援朝
C.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D.争取苏联的承认以实现中苏建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中国现代化既有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被迫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特别复杂。……一般来说,在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传统因素对民主化有较多的阻碍作用。基本上处于现代化的对立面。……在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方面,则存在着对现代化的潜在适应性。
材料二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开始和展开的,两者几乎并肩而行,因而使得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变得特别复杂。……(表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特点。
材料三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有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权力集中的政府来领导,也需要有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奋斗,还需要利用国外的有用资料。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合理结合。……在1949年之后,……政府的现代化意识和领导力量大大加强,曾显示了它的实力。                                
——以上均摘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现代化起步之时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外因是如何“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8分)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新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它在过渡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中显示了怎样的“威力”?(6分)   
(4)据上述材料,说明作者研究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时所采用的基本史观。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对当今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启示?(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民主色彩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D.政治色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铸剑为犁                          和平鸽  
材料二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2月23日报道,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l世纪,但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却从未完全停止过,从非洲的血腥内战到东南亚的纷乱冲突,全世界目前依然有32处战区,无辜平民通常成为这些战争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主题受到哪些危险因素的挑战?(6分)
(2)针对危险因素的挑战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