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④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①②③均符合史实;民国政府采取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故④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A。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分析英国生铁产量1860年增至380万吨的原因。(3分)       
材料二:到1833年,英国开采的每一块煤,在运往市场途中总有一部分路程要依靠火车。到1836年,已有总长超过724千米的铁路将英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连成一体。火车和铁路已经真正成为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的一条“经济动脉”。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2)据材料二概括铁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
材料三: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 
(3)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什么问题?(2分)
材料四: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  
(4)材料四中涉及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天津“贻来牟”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贻来牟”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材料二:朱清斋在意租界创办了天津第一家机制面粉厂——寿星面粉公司。由于资金不足,他与日商三井洋行谈判合作,改名为寿星制粉株式会社。由于处处受日本人挟制,朱清斋异常气愤,但敢怒不敢言,不久因精神错乱而病亡…
材料三:从1915年到1921年,寿星厂发展迅速,经营良好。日产量达4000袋,“桃”牌面粉成为天津名牌产品。1936年,公司年产量高达408万多袋。由于质量高、信誉好,“桃”牌面粉雄踞华北市场。
材料四:抗战结束后,由于战乱频仍,货源无法保证,寿星公司生产时断时续。其时寿星三厂内驻有国民党警察军队,强行占用库房并存入大量军用物资。该部队阎主任监守自盗,而后又放火灭迹,致使寿星三厂全部烧毁,寿星公司元气大伤。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贻来牟”火磨制粉厂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朱氏面粉厂遇到了哪些困难? (2分) 
(3)结合课本分析材料三中朱氏企业发展较好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课本分析寿星公司元气大伤的原因。(6分)
(5)从朱氏面粉厂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苏格兰的第一所大学出现在1412年,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苏格兰的大学异军突起,又先后建立了三所大学。他们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偏向欧洲,较少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18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已经在阿伯丁大学确定了地位,而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成为主要的医学中心。在医学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化学、地质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激发了人们将科学应用到渔业、农业、交通和工业上去的兴趣,苏格兰的大学顺应时势,改革课程设置,增添更现代更实用的课程,并与制造业建立了联系,这与依然稳坐“象牙塔”中的牛津和剑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1740年开始,格拉斯哥大学的本科生中约有40%来自工人或商人家庭(有些来自英格兰),它的许多毕业生都在工商界获得了成功。 在苏格兰,大学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进程要比英格兰大学开始得早。格拉斯哥大学在梅尔维尔(AndrewMelville)担任校长期间(1574~1580)就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第一年学习人文学科,第二年学习数学、宇宙学和天文学,第三年学习道德和政治学,第四年学习自然哲学和历史。  1708年爱丁堡大学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抛弃了四年中由同样的教师教授所有科目的做法,到1753年这种做法几乎被所有的大学所采纳。1729年,格拉斯哥大学的哲学教授首次用英语取代了拉丁语讲座。这些改革使苏格兰大学在18世纪独树一帜,连牛津大学都自愧不如。 
——《外国高等教育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格兰大学崛起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兰大学有哪些创新和及影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