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答案
C
解析
注意本表的时间范围,1925—1937年,斯大林领导苏联时期,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斯大林推行的农业政策(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农业得不到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在1956年以后,排除D;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必修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
核心考点
试题【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时,欧洲似乎正安定下来处于一个和平、安全和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图片不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A.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