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中,指出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中,指出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B=H,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B.B="F" C.C=GD.D=H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图考查比较分析归纳及知识的运用能力,题干中已经明确B=H,结合数据图可知B阶段是新经济政策,H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而由图数据及所学史实可推断出C和G在经济所有制形式方面是一样的,即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中,指出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6分)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3分)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改革开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A.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五四运动期间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1年,苏俄出现全国性大饥荒。政府救灾的决定性措施是(  )
A.颁布土地法令,没收贵族和教会土地等财产
B.与西方主动结束战争,争取经济援助
C.实行新经济政策,改革生产关系
D.实行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