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
省别 | 留学欧美定额 | 省别 | 留学欧美定额 | 省别 | 留学欧美定额 |
奉天 | 38 | 浙江 | 20 | 福建 | 10 |
广东 | 30 | 四川 | 17 | 吉林 | 9 |
江苏 | 25 | 云南 | 17 | 陕西 | 8 |
湖南 | 25 | 山东 | 15 | 广西 | 3 |
湖北 | 22 | 直隶 | 12 | 甘肃 | 1 |
河南 | 21 | 山西 | 12 | 贵州 | 0 |
江西 | 21 | 安徽 | 12 | 黑龙江 | 0 |
材料三 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遗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材料四 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行新政,以三年为限,办不出成绩者,予以撤职,是下策。
材料五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不能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3)材料四提出了什么基本观点?(1分)其理由是什么?(1分)
(4)材料五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1分)理由是什么?(1分)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答案
效果:推动明治维新,迅速成为亚洲强国。(2分)
(2)现象:沿江沿海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多,内陆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少。(2分)
成因:鸦片战争后,这些地区最早接触西方;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教育水平较高。(2分)
(3)基本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理由:仿效俄国和日本改革的成功经验。(2分)
(4)政治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理由:中国风气未开。说明:这是一次脱离人民群众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主要考察你对维新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的强国御辱之道 |
C.形成了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
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
——《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在戊戌期间,康广仁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五: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六: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七: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稣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英)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问题:(23分)
(1)材料一中“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5分)
(2)归纳上述材料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有哪些不同角度的认识。(2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评述“是什么断送了戊戌变法”。(16分)
材料一: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百莱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
― 萧一山 《 清代通史 》 ( 1923 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日:“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 · … ,’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一陈恭禄 《 中国近代史 》 ( 1 935 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 陈夔龙公梦蕉亭杂记 》
(注:陈夔龙,是清末官僚。 《 梦蕉亭杂记 》 中记述了作者亲见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五条约、武昌起义等。)
材料四: 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衡塞巷, … … ,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 康广仁 《 致易一(何树龄)书 》
( 1 )材料一与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 2 )上面的材料哪些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直接证据?简要说明你
的判断。(4分)
( 3 )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A.《新学伪经考》的刊行 | B.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
C.《中外纪闻》在北京创办 | D.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
材料一 “宁可亡我,不可变法。……”
材料二 “……无百年不变之法。”“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材料三 “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先于改科举。”“……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是否出自同一政治派别?应当属何派别?你的依据是什么?(5分)
(2)为什么材料二认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其依据是什么?(3分)
(3)材料三的中心主张是什么?应如何评价?(4分)
最新试题
- 19月29日在我国海南文昌登陆的强台风“纳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15级左右,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图中表示其
- 2若均为单位向量,且,则的最大值为( )A.B. 1C.D. 2
- 3Can you imagine_______such a mean person? A.she marryingB.he
- 4赤道是( )A.形状是半圆形的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C.南北半球分界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
- 5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A.DNAB.RNAC.DNA或RNAD.DNA和RNA
- 6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非常便宜 B、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 7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求三角形面积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1:直接法.计算三角形一边的长,并求出该边上的高.方法2:补
- 8袋子里有3个红球,4个白球,5个黑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摸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 9已知(x-y+3)2+=0,则x+y=________.
- 10He called at her house in the belief _______she would lend h
热门考点
- 1(5分)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 2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维生,8年来没有存下一分钱,但捐出去的钱却有十几万元,直接资助的学生有100多名。他把赚
- 3甲、乙都做直线运动,甲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甲;乙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
- 4如图所示,长方体发电导管的前后两个侧面是绝缘体,上下两个侧面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电极,两极间距为d,极板面积为S,这两个电
- 5有人说:“我国目前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是当今时代的特征。用一种思想观念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 6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pH试纸测定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B.可以用石蕊溶液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C.医疗上可
- 8【题文】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进一步树立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旅
- 9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
- 10【题文】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