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
(2)材料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6分)
答案

(1)政府坚持民有民治和民享原则;国民享有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法案权。(6分)
(2)变化: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督权。(2分)
评述:孙中山在总结民主革命经验教训的同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进行反思,并且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科举、监察等政治因素,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民国政府应坚持民有、民治和民享的原则;国民享有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法案权。
(2)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政府的权力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他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考试权和监督权。可见孙中山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同时,又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科举、监察等政治因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戊戌时期,梁启超尖锐地指出,“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断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流亡日本时期,他曾愤怒地表示“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1903年12月,梁启超由美国返回日本。曾承认自己“向年鼓吹破坏主义,而今者反对破坏主义”,“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明专制”。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宣布要实施立宪,粱启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望。为出国的五大臣起草《考察各国宪政报告》。直到“皇族内阁”产生,才使梁启超君主立宪的幻想彻底破灭。民国成立后,梁表示接受既成事实,投靠袁世凯。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于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促使了护国运动的爆发。
——摘编自徐斌《论梁启超的善变》
材料二 在清末,不论是暴力的革命运动,还是和平的立宪运动,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旨在以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的历史运动,从本质上讲,都是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的革命性的运动,从梁氏那些鼓吹“立宪”的言论来看,也正是“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再联系他一生思想活动来看,他是把追求宪政与追求富国联系在一起的,“此志终生未变”,因而这也是应当肯定的。
——摘自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思想变化的突出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评价梁启超的原则。(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
美术
西方绘画技法
音乐
西洋乐器
建筑
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古代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的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清末新政的发展历程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C.民国读书人的功利性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