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蒋廷黻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描述:“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请问下列选项中属...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蒋廷黻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描述:“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请问下列选项中属于蒋先生所说的“少数人”的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行民主共和D.提倡重视民主与科学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少数人”是指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官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进程,答案选B,A项地主阶级自强派的主张, C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D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的主张。
点评:“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本质含义是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举技术实现其富国强兵进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这一思想的表述尽管不够科学和准确,但在当时中国的现有环境下也是唯一能推动清政府作出变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应给以正当性的评价。
核心考点
试题【蒋廷黻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描述:“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请问下列选项中属】;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
A.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
C.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D.宣传西方政治学说以启国民之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影响有限。而就在美国侵略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上述材料说明
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深重B.《海国图志》在中国的思想价值不高
C.日本进行变革的社会基础好于中国D.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模仿中国的近代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得原因。(3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时人对中国近代某一著述的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请判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新学伪经考》D.《赫胥黎天演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