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材料二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顾维钧回忆录》
(1)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和三则材料,分析造成材料一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应该做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
(2)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排日情绪。 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
(3)其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的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的;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要因势利导,要理性。顾维钧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其观点不合理性: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理念。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日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题型:河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
材料二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
材料三   李大钊指出:“(孔子)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两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现在经济上发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他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中用,即如何(把西体)适应、运用在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实体与功能即用本不可分,……因此,如何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首先不要使西学被中国本有的顽强的体和学所俘虏改造或同化掉。相反,要用现代化的西体……来努力改造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是消灭其种族,而只是改变其习性、功能和状貌。(在用的过程中)中学就被更新了。” 请回答:
(1 )简要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要主张及其依据,并分析他与材料一中严复主张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李大钊思想主张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某一时期的刊物频繁地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这些刊物最有可能出现于[     ]
A.维新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