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4分)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就反映了这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
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就反映了这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材料二 

材料三  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春,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的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指出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同胞带来的灾难。(4分)
(2)请列举从九一八事变到《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中国军民奋起武装抗击日军侵略的两个事例。(2分)
(3)中国军民的抗争为什么无法阻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5分)
(4)据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2分)
(5)你认为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歌词,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1分)
A.继承传统B.艰苦奋斗
C.居安思危D.勿忘国耻

答案
(1)资源被掠夺;骨肉分离;背井离乡;沦为亡国奴。(3分)
(2)嫩江桥抗战、察哈尔抗战(多伦抗战)、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任答两个即可)(2分)
(3)没有形成全民族抗战;缺乏国际援助;国民政府奉行对日妥协退让政策;英美列强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综合国力弱于日本。(5分)
(4)最早发起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人民作出了榜样;打击法西斯势力,延缓了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进程。(2分)
(5)C(1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就反映了这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电文载“把皇帝带到沈阳。……我们可以制造欢迎中国皇帝的公众舆论,来制造一场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的政治运动。”此电文若作为第一手史料引用,适用于研究
A.二次革命B.洪宪帝制
C.护国运动D.伪满洲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言论能反映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设想和实践的是
A.“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幵国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C.“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财权”
D.“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凡十六岁以上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新式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扩大。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19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因素,(3分)并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2分)
(2)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6分)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来自日本的老人,缓步走上了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北京卢沟桥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他就是91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他以下跪的方式,为自己在60多年前那场战争中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谢罪。
——《本多立太郎:一个日本老兵的战争忏悔》,2005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1)本多立太郎为什么选择在卢沟桥下跪?本多立太郎当年参加的侵华日军曾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请试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2)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请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经过。(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