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
题目
题型:黑龙江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分析该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
                                                                                                                                                                
答案
(1)政策:海禁政策(闭关政策)。限制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目塞听、固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
(2)状况: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操纵市场);双方交往中西方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 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实际上许多重要的历史概念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判断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其意指是[     ]
A.当时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牺牲 
B.满清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无暇进行内部变革
C.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魏源等筹划的改革工作
D.鸦片战争后满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误改革时机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法国作家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说明此作家反对  [     ]
A、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B、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C、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D、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1842年刊载在《伦敦图画新闻》上道光皇帝画像。该画像 
[     ]
A.直接源自对清朝皇帝的采访和记录
B.仅代表鸦片贩子和侵华士兵的态度和立场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民众对清朝的认识
D.透视出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对清朝统治者的鄙视心态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
                                                                                                                                                                
(3)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个战役的名称。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上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
                                                                                                                                                                 
题型:甘肃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