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 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主要是楷书,而楷书的特点是端庄浑厚,注重规范法度,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只有D是最注重规范的。
点评:书法的三个字体
 
发展
特点
代表人物和作品
楷书
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
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形体严整均匀,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具有其他字体不可比的实用功能。
魏晋:钟繇、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
柳公权(柳体)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但不容易识别。
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
唐朝:“颠张狂素”张旭、怀素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实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主要考察你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
A.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B.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
C.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
D.阅读欣赏《三国演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材料四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成年人承认写
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据材料二分析汉字演变的基本趋势。(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背景和目的。(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晋人尚韵,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据此标准,唐人
A.尚法B.尚态C.尚志D.尚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书法艺术史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其中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号称“书圣”的书法家是
A.苏轼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