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
题目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来源: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答案
A
核心考点
试题【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主要考察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极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     ]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他有“西方孔子”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去声,差等),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孔子

材料二 “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关于个人修养的角度,结合政治背景分析其局限性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苏格拉底个人修养的途径。结合史实分析其影响,参考材料一指出这种个人修养途径在18世纪是如何得以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归纳出二者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     ]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