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提出了促进商业流通的办法,而“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是材料的落脚点,即商业流通了,国家就会有求必得,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主旨,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统社会手工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B.上海C.厦门D.广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涂者,盖皆本也。——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材料四
 
材料五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怎样的基本经济思想?(2分) 如何评价这一基本经济思想?(6分)
(2)归纳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2分),这一思想产生于怎样的历史条件下?(2分)
(3) 试分析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什么特点?(2分)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中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6分)
(5)材料五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