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中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成就的描述可以直接排除B项。鸦片走私导致的白银外流和英国商品输出均属于外因,因此排除CD两项。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而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这就人为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向近代社会转型,因此A项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500年前的中国,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有人设想:假如当时的明朝政府,不去攻剿双屿岛,而是打开国门,利用压倒性贸易优势,中国的世贸中心地位,可能保持500年至今。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明朝政府
A.继续重农抑商B.抑制土地兼并
C.实行海禁政策D.加重外贸税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曾有过海洋文明,但后来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A.古代中国缺少开拓意识B.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C.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D.“重农抑商”观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主要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B.放弃了一切对外贸易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D.闭关锁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缓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012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