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1937年时,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37年时,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其实质在于区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是指
A.不同种族间的文化B.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C.封建文化与奴隶制文化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大体以秦长城为分界。长城分布在今日地理区划的复种区北界附近,这并非偶然的巧合,它表明我国古代两大经济区是以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并形成明显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因此选D。
核心考点
试题【1937年时,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B.水利灌溉的进步
C.人口的快速增长D.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围绕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农耕区的不断扩大使天然植被被破坏
B.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C.汉朝以后农耕区的迅速扩大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有关
D.该图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人口分布图,据图判断,此历史时期为
A.西汉B.魏晋C.唐朝D.宋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图,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