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图1春秋时期的铁锸 | 图2两汉时期 | 图3隋唐时期 | |
图4《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 图5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 图6清代嘉庆年间的北京东四牌楼 | 图7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
阅读下列材料: | |||
(1)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冶铁技术。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冶铁业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 |||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
[ ]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
[ ] |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 |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 |||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材料二:人类文明的显著变化发生在16世纪以后,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条款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推动“生机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着过去”到“开眼看世界”。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一时期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材料三: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 |||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 |||
(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今天我现了什么新趋势?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