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人民学会了中原的 ①丝织技术 ②铸铁技术 ③制漆技术 ④井渠技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人民学会了中原的 
①丝织技术 ②铸铁技术 ③制漆技术 ④井渠技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张骞出使西域后,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等先后西传但不包括制漆技术。
核心考点
试题【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人民学会了中原的 ①丝织技术 ②铸铁技术 ③制漆技术 ④井渠技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主要考察你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张骞通西域促进了当时世界几大文明的交流。这些文明有①地中海文明 ②黄河文明 ③印第安文明 ④古巴比伦文明 ⑤印度文明
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⑤D.①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中华文明与南亚文明、西亚文明、中亚文明、欧洲文明首先汇聚的地区在
A.河西走廊一带B.西域C.长城一带D.黄河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新唐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这则史料反映的和唐实行和亲的民族是:
A.吐蕃族B.回纥C.匈奴族D.乌孙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2007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材料一  2007年4月19日上午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了主题为“和谐中原,和谐中华”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3万多名各界人士前来拜谒。新郑市黄帝故里经过不断修缮整扩及举办一系列拜祖活动,已经日益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轩辕黄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奠基人。黄帝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黄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根脉文化、源头文化。黄帝时代,解决了人类衣、食、住、行问题,诸如制衣冠,造舟车,创文字,教蚕桑,种五谷等,使人们逐步走向了文明有序的生活道路。黄帝时代的伟大功德,结晶成了黄帝精神,黄帝精神体现的方面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创造”“奉献”“团结”,最后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和”。和谐,这是黄帝时代宝贵精神的结晶,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精神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亿万黄帝子孙的“传家宝”。
根据历史传说和专家考证,河南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后人为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景仰,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举行盛大拜祖活动的传统。新郑黄帝故里拜祖活动始于1992年,至今已经举办了10余次。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对于推动郑州市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推进郑州市经济
社会跨越式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整理于新华网河南频道
材料二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2007年4月19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初三,千里中原,惠风和畅,牡丹争艳。应中共河南省委的邀请,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夫人连方瑀女士与上万名海内外来宾一起,来到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的地方——河南省新郑市,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黄帝精神就是“和谐”,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充满了和谐的成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重要思想是如何体现和谐的?
(2)新时期,党和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近年来,在台海关系方面,加强了民间和政府间的友好往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筑宽广的“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一条由咸阳直向北伸的“直道”。这条直道由咸阳经过上郡、云阳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了配合驰道的修筑,秦王朝还统一了车轨,即统一车辆的轮距。
——据郭志坤《秦始皇大传》
材料二 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今辽宁锦州市西)入安东道;二曰登州(今山东蓬莱)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附近)入回鹘;五曰安西入西城道;六曰安南(今越南北部)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新唐书 地理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朝政府为发展国内交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秦朝和唐朝的交通发展,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