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材料二  (北宋)规定...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材料三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辑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述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材料一、二、三均摘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厂卫特务)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魂丧不敢动。
——摘自《明史·刑法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汉、宋、明三朝的官制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
(2)明朝的制度中同汉、宋两朝有何不同?
(3)材料三、四中,明朝前后期的统治有何异同?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
(4)简述汉、宋、明三朝监察制度的共同作用。
答案
(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
(2)增设特务机构。
(3)同:特务统治。异:前者特务机构控制在皇帝手中,后者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前者监督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4)有利于整顿史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解析
本题的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汉、宋、明三朝的监察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此三朝监察制度特点的掌握。解答时要注意古代监察制度由形成、完善到明清的强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材料二  (北宋)规定】;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最大区别在于
A.决策形式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C.行政方式不同D.机构性质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太祖有诗 : “百僚未起股先起 , 百僚己睡联未睡 , 不如江南富足翁 , 日高五丈犹拥
被。”出现这首诗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
A.明末相羡慕过悠闲的生活    B.明太祖深知勤政才能国泰民安
C.明太祖担心内阁权力过大威胁宝权D.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 事必躬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小组在对古代中国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
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
C.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D.哲理化的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播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康熙帝执政(1661年~1722年)的同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请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康熙和路易十四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同点。
(2)概括康熙和路易十四在经济政策、对外政策方面的差异及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17、18世纪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有何不同?这一趋势在中法两国各有什么表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
——叶凤毛《内阁小记·自序》
材料二: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
材料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固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皆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枢桓记略》卷一
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议。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傣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卷一
材料五: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门办理,不关军机大臣之事也。”                                                   ——《枢桓记略》卷一
请回答:
(1)清初主要有哪些中央政治机构?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2)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