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学者对18世纪中国评价的分歧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一种观点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以江南最为典型)由于人口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学者对18世纪中国评价的分歧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一种观点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以江南最为典型)由于人口压力而导致资源紧张,只能依靠不断地增加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由此而得出了“没有发展的增长”的著名论断。另一种观点以彭慕兰为代表,他认为在18世纪(含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不仅没有任何明显的内生优势,而且在许多方面要落后于中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才开始“大分流”,此后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使土地的制约解除和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蒸气为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摘编自仲伟民《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
评论材料中关于前近代中国研究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评分说明:提炼并明确表达观点3分,能至少从三个角度史论结合论证观点9分,只表述观点而不作论证不给分。
参考答案示例1:我同意明清时期“没有发展的增长”论断。理由:明清时期社会长期稳定,人口增长迅速,土地等资源日益紧张;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经济虽有发展,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新增粮食大多被新增人口消耗,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积累。
参考答案示例2:我不认同明清时期“没有发展的增长”论断。理由: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中国开始出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参考答案示例3:我认为18世纪西方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中国。理由:18世纪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综合国力强盛;以传统科技为代表的文化发达,领先世界。
参考答案示例4:我认为18世纪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理由: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英法美初步确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方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中国实行文化专制,西方启蒙运动发展到顶峰;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参考答案示例5:我同意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开始“大分流”。理由: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依然在封建大道上徘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殖民地的开拓扩大了资本主义活动范围,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向大西洋两侧扩展;西方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蓬勃发展,近代社会逐步建立。
如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同等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析类题型。首先,从材料中归纳出一个观点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其次结合史实多角度来进行论证,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最后要适当进行总结。题目中“前近代”即近代前夕。材料中有有关观点有3个:明清时期是“没有发展的增长”;18世纪西方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中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开始“大分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理由较充分的一个观点论述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学者对18世纪中国评价的分歧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一种观点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以江南最为典型)由于人口压】;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乾隆帝为此写出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清王朝尊重各族宗教信仰的做法
A.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安定B.清政府与各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加强
C.使中央政府对各族的管辖大大加强D.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新论》:“明、清两代考试内容,均重经义,而又以朱子一家言为准。……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不得不择定一家言,以为是非之准则。既择定了一家言,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于是……演变出八股文。其实八股文犹如唐人之律诗。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客观取舍之标准,此亦一种不得已。”材料认为明清八股取士
①反映了考试制度的发展             ②易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③有助于选拔创新意识的人才         ④体现了考试选拔的公平性
A.①③ B.①④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机构。
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五、“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 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三、“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四、“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五、“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摘编自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三项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