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10年3月31日新华社)以下相关表述,...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10年3月31日新华社)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关系国家稳定、民心稳定的大事
B.自科举制诞生后,封建国家选官用官制度就以考试为唯一的依据
C.这个法规文件的出台,彰显中央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决心
D.古代选官和今日“选官”标准虽然大不一样,但在维护国家稳定和地方稳定方面的作用却是殊途同归的
答案
B
核心考点
试题【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10年3月31日新华社)以下相关表述,】;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网友发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秉烛夜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     ]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观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新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
(l)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编制)
(2)表中寒门子弟人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枝史稿》等)
题型:四川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