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后汉书》记载:“(东汉)阳嘉元年,太学新成,诏试明经者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京师及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为郎、舍人、诸王国郎者百三十八人。”材料表明东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后汉书》记载:“(东汉)阳嘉元年,太学新成,诏试明经者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京师及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为郎、舍人、诸王国郎者百三十八人。”材料表明东汉察举制
A.采用了考试的方法B.察举对象有年龄限制
C.选拔注重门第世家D.比隋唐科举制更完善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诏试明经者补弟子”,东汉时期必须经过明经考试后才得以补为太学弟子,并从京师及各地聘请了一批耆儒名师。表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故选A。
点评: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核心考点
试题【《后汉书》记载:“(东汉)阳嘉元年,太学新成,诏试明经者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京师及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为郎、舍人、诸王国郎者百三十八人。”材料表明东汉】;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何晟铭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剧,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到秦朝当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回到唐朝任门下省官员,负责审议
C.回到元朝当个行省大员,掌管西藏事务
D.回到汉朝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解决王国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武帝初立……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晋书》
材料三 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中华二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2分)
(2)材料二中选官制度是什么?其选官标准有何消极影响?(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特点和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探讨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