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苏轼在《论养士》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苏轼在《论养士》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世卿世禄制逐渐衰微B.门第族望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D.选拔人才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说: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选拔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铨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因此反映了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
核心考点
试题【苏轼在《论养士》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上材料,找出历史性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仅仅是围绕着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只实行分封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防止因武官拥兵自重,导致割据恶果;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表《赣州历史地名变迁》,从中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春秋战国
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

置南野县,隶九江郡
三国
置庐陵南部都尉
西晋
置南康郡

改南康郡为虔州
五代十国
虔州属梁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北宋
以虔州原辖南康、大庾、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庾
南宋
改虔州为赣州,后属江南西路

1276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1277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
明朝
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 
民国元年
废府,县直隶于省
 
A.郡县的行政区划开始于春秋战国          B.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出现了州的区划      
C.宋元时期的州府军路行政级别相同        D.赣州的行政地位总体呈上升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C.孝廉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郭巨“家贫,有三子,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应的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