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广西自治区期中题难度:来源:
B.2︰6︰3
C.3︰1︰2
D.2︰1︰3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3,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是[ ]A】;主要考察你对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C.0.1 mol A与足量Na反应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
B.A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D.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是
(1)烷烃和烯烃的分子式。
(2)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
(3)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B.C2H4O
C.C4H8O2
D.C10H22O20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8,A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8.5%,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碳原子个数的2倍。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 A中含有两个甲基,一定条件下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最终生成B,B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3。
①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②A能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缩聚反应
(3) 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②只含有一个甲基
(4) D是A的一种含酯基的同分异构体,D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M和N,且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M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D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B与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生成一种含有七元环的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The house is ideal price but it is small.A.in charge
- 2下列不属于转基因牛的培育步骤的是( )A.细胞核移植B.体外受精C.胚胎移植D.导入外源基因
- 3To his surprise, Jack found his son ______ as Santa Claus on
- 4My meaning didn’t ___so I explained it a second time.A.get a
- 5一电子在匀强磁场中,以一固定的正电荷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垂直于运动平面,电场力恰好是洛伦兹力的3倍,设电子电荷
- 6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则井深和绳子分别( )A.8尺,36尺B.3尺,
- 7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5所示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情形符合这种关系的是①油价上涨
- 8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的问题中,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必定做功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
- 92010年11月15日,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部铺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京沪高速铁路依次穿过我国省级行政
- 10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若对于任意的实数,都有,且当时,,则的值为 ( )A
热门考点
- 1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其参考数据如下:x11.51.251.375
- 2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的公共汽车内,一个人站在车上随车运动,则人在水平方向( )A.受到向后的摩擦力B.受到向前的摩擦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
- 4小李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有三位同学对他作如下的猜测.甲:小李非第一名,也非第二名;乙:小李非第一名,而是第三名;丙:小李非
- 5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在还没有完全摆脱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日本却很快走上了侵略亚洲邻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A.日
- 6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是一个阻值可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窃瞭(liào)望纰(pī)漏痉(jìng)挛B.眩(xu
- 8阅读下面这则文字,完成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 9作为社区的成员、社会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区和社会那里获得了服务和帮助。因此,我们应该( ) ①以同样的
- 10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小题1:作者借助柳条、藤蔓、黄莺抒发了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