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
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a" kJ/mol(a >0),该温度下K=0.26】;主要考察你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B.V正(X)=2V逆(Z) |
C.容器内X、Y、Z的浓度相等 |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2SO3(l)2SO3(g) ΔH=" 20.0" kJ·mol-1
则NO2与SO2反应生成SO3(l)和一种无色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
若在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②该反应达平衡时,测得NO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比为 。
③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时,若加入Ar气,使得反应速率 (变大、变小或不变)。
A.低温、高压 | B.低温、低压 | C.高温、低压 | D.高温、高压 |
A.K1=2K2 | B.K1=1/ K22 | C.K1=K22 | D.K1=1/2K2 |
A.溴水中有平衡:Br2+H2O HBr+ HBrO 加入 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
B.对CO(g) + NO2 (g)CO2 (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
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
D.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最新试题
- 1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取代反应B.CH4+ Cl2CH3Cl + HCl ;置换反应C.CH2=
- 22009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奥运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在筹办期,由于奥运场馆和其他基础建
- 3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杆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A.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B.小
- 4“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因为
- 5下列说法与“户枢不蠢,流水不腐”相一致的是( )A.闭门造车B.杞人忧天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 6下面是一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的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氢能目前仍处在研究与试验阶段,还未广泛应
- 7阅读例题:解方程:x2-|x|-2=0(1)当x≥0时,得x2-x-2=0,(2)当x<0时,得x2+x-2=0,解得x
- 8X、Y、Z、L、M、N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N
- 9在△ABC中,,则△ABC一定是( )。
- 10下面能比较准确反映出兴趣、情趣、情操之间关系的是[ ]A.兴趣——情操——情趣B.兴趣——情趣——情操C.情操—
热门考点
- 1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_______ ,可以在_______处测得。
- 2如果发生氯气泄露事故,营救人员进入泄露源附近实施营救时,最好( )A.穿上湿衣服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戴好防毒面具D
- 3200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______.
- 4已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为R,那么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A.RB.C.2RD.
- 5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与适度消费相矛盾。[ ]
- 6某植株测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Rrbb、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A.RRBbB.RrBbC.rrbb
- 7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据下图完成1
- 8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
- 9如图,在同一时刻,小明测得他的影长为1米,距他不远处的一棵槟榔树的影长为5米,已知小明的身高为1.5米,则这棵槟榔树的高
- 10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______和______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______和______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