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 CCl4,盖好玻璃...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
Ⅲ.取少量分液后得到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Ⅳ.移取25.00mLFeCl3稀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KSCN溶液用作指示剂,再用c mol/LKI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KI标准溶液VmL。
(1)探究活动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将探究活动Ⅱ中“振荡静置”后得到下层液体的操作补充完整: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红色的溶液(假设溶质全部为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密度为0.71g/mL,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暗蓝色沉淀,用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溶液更高。
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①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                  
步骤二: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          
 
②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3)根据探究活动Ⅳ,FeCl3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答案
(共14分)(1)2Fe3+ + 2I-=2Fe2+ + I2(2分);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2分)
(2)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取萃取后得到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2分)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猜想一不成立(1分)
步骤二:取探究Ⅲ中所得溶液,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分层(2分)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猜想二成立(1分)
 
4Fe3+ +3[Fe(CN)6]4=Fe4[Fe(CN)6]3↓(2分) (3)0.04cV(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 + 2I-=2Fe2+ + I2。探究活动Ⅱ是用四氯化碳萃取单质碘,因此正确的操作是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2)①根据步骤1中实验现象是产生暗蓝色沉淀,这说明加入的试剂是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所以步骤1是取萃取后得到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猜想一不成立;根据步骤2中实验现象是乙醚层呈红色,这说明加入的试剂是乙醚,则步骤2的操作是取探究Ⅲ中所得溶液,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分层。若乙醚层呈红色,则猜想二成立。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4Fe3+ +3[Fe(CN)6]4=Fe4[Fe(CN)6]3↓。
(3)根据方程式2Fe3+ + 2I=2Fe2+ + I2可知
Fe3+~~~~~I
1mol        1mol
0.0250Lx    cmol/L×0.001VL
解得x=0.04cVmol/L
核心考点
试题【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 CCl4,盖好玻璃】;主要考察你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浓、稀硝酸溶解等量的两份铜粉,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较少的是____         硝酸(填“浓”或“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800℃时,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1mol O2发生反应,2NO(g)+O2(g)2NO2(g),经5min达到平衡,测得c(NO)=0.5mol/L,并放热Q kJ。
①5 min内 v(O2)=               
②该条件下,2NO(g)+O2(g)2NO2(g)的△H=               
③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再充入NO、NO21mol,此时v          v(填“>”、“=”或“<”)。
④若向平衡混合物中仅充入1mol NO2,平衡向____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新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可以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反应过程中无气态产物生成。加热反应后的溶液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逸出)。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值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己知:V可形成VO2+、VO2+、VO3-等多种离子;部分含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物质
VOSO4
V2O5
NH4VO3
(VO2)2SO4
溶解性
可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该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由V2O5冶炼金属钒常用铝热剂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①的目的是      
(3)若用NaOH溶液调节pH,则转化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4)实验室中实现反应③所需主要仪器除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外,必不可少的是    
(5)V2O5为硫酸工业接触室中的重要催化剂,其催化反应为2SO2(g)+O2(g)2SO3(g) ΔH<0,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1 mol O2,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SO3的体积分数为
①该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 的平衡常数为_____;
②下列措施能使增大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
B.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充入2 mol He
C.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
D.不用V2O5作催化剂,改用其它更高效催化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该反应原理为:
①Fe3O4 (s)+3H2S(g)+H2 (g)3FcS(s)+4H2O(g)  △H=a kJ • mol-1
②Fe2O3(s)+2H2S(g) + H2(g)2FeS(s)+3H2O(g) △H=bkJ • mol-1
③FeO(s)+H2S(g) FeS(s)+H2O(g)  △H=ckJ· mol-1
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均小于0
B.压强越大,H2S的脱除率越高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高
D.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I可表示N2+3H22NH3的速率时间图像,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B.图Ⅱ可表示用0.1 000 mol/L醋酸滴定40.00 mL0.1000 mol/LNaOH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Ⅲ可表示N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H<0、P1<P2
D.图Ⅳ可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的pH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氨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