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15分)氯酸钾是无机盐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可通过反应:NaC1O3+KC1   KC1O3↓+NaC1制取。(1)实验室制取氯酸钠可通过反应:3C12+6N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氯酸钾是无机盐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可通过反应:NaC1O3+KC1   KC1O3↓+NaC1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氯酸钠可通过反应:3C12+6NaOH5NaC1+NaC1O3+3H2O,今在—5℃的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12(平衡常数K=1.09×1012),此时C12的氧化产物主要是           ;将溶液加热,溶液中主要离子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A、B、C依次表示的离子是        

(2)工业上制取氯酸钠采用在热的石灰乳通入氯气,然
后结晶除去氯化钙后,再加入一种钠盐,合适的钠盐是
        
(3)北美、欧洲国家生产氯酸钠用二级精制盐水。采用
无隔膜电解法获得,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总反应式:NaC1+3H2ONaC1O3+3H2
阳极:2C1—2e   C12↑阴极:2H2O+2e   H2↑+2OH
液相反应:C12+H2OHC1O+H++C1  HC1OH++C1O
2HC1O+CO   C1O3+2C1+2H+
精制食盐水时,要除去其中的Ca2+、Mg2+及SO42—并得到中性溶液,依次加入的化学试剂
                        ;过滤,滤液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得一级精制盐水再经离子交换处理或膜处理得到二级精制盐水。
②电解时,必须在食盐水中加入Na2Cr2O7,其目的是防止        (填离子符号)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放电。
(4)若NaC1O3与KC1的混合溶液中NaC1O3与KC1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90和0.203(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KC1O3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
     (填操作名称)、干燥。
(5)样品中C1O3的含量可用滴定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
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样品ag(约2.20g),经溶解、定容等步骤准确配制1000mL溶液。
步骤2:从上述容量瓶中取出10.00mL于锥形瓶中,准确加入25mL1000mol/L(NH4)2Fe(SO42。溶液(过量),加入75mL硫酸和磷酸配成的混酸,静置10min。
步骤3:再在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及某种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用0.200mol/L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4:           
步骤5:数据处理与计算。
①步骤2,静置10min的目的是      
②步骤3中K2Cr2O2标准溶液应盛放在           中(填仪器名称)。
③为了确定样品中C1O3的质量分数,步骤4的操作内容是             
答案


解析
(1)在—5℃的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12时,主反应的方程式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此时CL2的氧化产物主要主要是NaCLO;将溶液加热,随温度的不断长高,主反应方程式为:3C12+6NaOH5NaC1+NaC1O3+3H2O,NaCLO不断减小,而NaCL不断增大,且NaCLO3不断增大。
(2)热的石灰乳通入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除去CaCL2后主要成分为Ca(CLO)2,要加入钠盐得到NaCLO3,则需遵循复分解反应所需条件,即所加钠盐可以是Na2SO4、Na2CO3
(3)精制食盐水时,要除去其中的Ca2+、Mg2+及SO42—并得到中性溶液所需试剂为:Na2CO3除去Ca2+、NaOH除去Mg2+、BaCL2除去SO42—;但所加入的试剂遵循的原则是:Na2CO3一定放于BaCL2之后,HCL一定放在最后。
电解时,必须在食盐水中加入Na2Cr2O7,其目的是防止CLO-在电解过程中在阴极放电;
(4)根据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可知:要从NaC1O3与KC1的混合溶液中得到KC1O3,采用的措施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5)K2Cr2O2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必须放于酸式滴定管中,因为强氧化性物质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静置10min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CLO-完全被Fe2+还原为CL-;为了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备而减少误差,一般需重复操作步骤2和步骤3两至三次。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氯酸钾是无机盐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可通过反应:NaC1O3+KC1   KC1O3↓+NaC1制取。(1)实验室制取氯酸钠可通过反应:3C12+6Na】;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6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对实验操作、现象的描述及对应的解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解释、结论
A.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B.
往某氯化物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该氯化物是AlCl3
C.
将10ml某pH=3的HA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pH=3.8
HA是弱酸
D.
往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至pH=9时,开始出现沉淀[已知Mg(OH)2的Ksp=5.6×10-12]
原溶液中
c(Mg2+)=5.6×10-2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C.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蒸馏操作中,温度计应该放在蒸馏烧瓶内的液体中,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在一支盛有2mL 2%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10%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乙醛溶液,加热后可以看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B.将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混合并用水浴加热,即可得到水解产物乙醇和乙酸
C.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D.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试管d中装有少量蒸馏水.已知溴乙烷的沸点为38.4oC,密度为1.43g·ml-1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加热反应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会呈现黄色甚至红棕色;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等。
(1)制备溴乙烷的需要用到蒸馏水、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在烧瓶中加入这几种物质的顺序是                                       
(2)小火加热,在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NaBr + H2SO= NaHSO4 + HBr
                                                 .;
(3)冷水的作用                ;d试管中的现象                          
(4)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溴乙烷中的含少量杂质Br2,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供选试剂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
A.NaI溶液     B.NaOH溶液    C.Na2SO3溶液   D.KCl溶液  
(5)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6)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适当的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