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有机合成与推断 > 随着流感季节的到来和N1H1的威胁,疫苗的需求空前高涨。尽管那些疫苗是有效的,但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研究人员于2009年12月研究发现,一些非处方药,如阿司匹林等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随着流感季节的到来和N1H1的威胁,疫苗的需求空前高涨。尽管那些疫苗是有效的,但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研究人员于2009年12月研究发现,一些非处方药,如阿司匹林等抑制某些酶的药物会影响疫苗的效果。用丙酮为主要原料合成长效缓释阿司匹林的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Ⅰ.(1)上述合成C的路线曾用作有机玻璃单体()合成路线的一部分。现在人们利用最新开发的+2价钯的均相钯催化剂体系,将丙炔在甲醇和一氧化碳存在下,于60℃、6 MPa条件下羰基化,一步制得,其化学方程式为:                
如此改进的优点为:                                             
(2)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物质与阿司匹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填字母)。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看了市售阿司匹林的药品说明书,为了验证乙酰水杨酸的官能团和测定阿司匹林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阿司匹林有效成分中羧基和酯基官能团的验证

试剂①是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该方案通过检验乙酰水杨酸水解生成的____________,并通过分析间接验证酯基的存在。
(2)准确称取阿司匹林a g,粉碎并装入锥形瓶,加水溶解,加入标准浓度C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V1mL,煮沸片刻,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C2mol/L盐酸滴定,滴定前盐酸体积为V2mL,滴定终点时盐酸体积为V3mL。(已知:滴定反应是,NaOH+HCl=NaCl+H2O,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阿司匹林的纯度为                
②滴定终点判断“标准”是                   ;操作过程中在锥形瓶底垫一张白纸,其作用是                                            
③下列操作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
A.装盐酸前,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B.测定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最后俯视读数
C.锥形瓶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D.滴定过程中盐酸溅到瓶外
E.称量样品时,砝码在左边,而样品放在右边
F.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
Ⅰ.(1)原子利用率达100%,且避免酸催化剂对环境的污染                                               
(2);bc
Ⅱ.(1)石蕊、石蕊变红色、酚羟基
(2)①6(C1V1+C2V2-C2V3)%   ②滴下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便于观察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   ③B
解析
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是化学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将知识点与时事等信息联系考查是近些年的主要体现方式,定量实验是实验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本题就是将有机合成、定量测定融于一体考查有机化学与无机实验融合能力。
本题易错点有:(1)易忽视酚酞指示剂作用下滴定原理,如果考虑酚钠和羧酸钠与盐酸反应必然导致错解;(2)问题(4)中“一定”使测定结果偏高,会错选E。(3)误差分析应根据计算式,若简单类比酸碱中和反应,会得出相反结论。
Ⅰ.(1)从题中的信息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此法的优点是原子利用率高,没有污染;(2)由上述的流程,推出B为,B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C,C的结构简式为,高聚物D的结构简式是:,由D与乙二醇、阿司匹林反应生成缓释阿司匹林,可以推出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Ⅱ.(1)羧基的检验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如石蕊,现象是变红色,加入的试剂②是稀硫酸,通过检验乙酰水杨酸水解后生成酚羟基,再利用酚羟基的显色反应,验证酚羟基的存在,间接地证明酯基的存在;(2)①乙酰水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根据氢氧化钠的量计算乙酰水杨酸的量。n(HCl)=(V3-V2)×10-3L×C2mol.L-1=C2·(V3-V2)×10-3mol.根据题意,在酚酞试剂指示下,盐酸只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酚钠、羧酸钠反应。NaOH+HCl=NaCl+H2O,n(NaOH)=C2(V3-V2)×10-3mol,与阿司匹林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V1×10-3L×C1mol·L-1-C2(V3-V2)×10-3mol=C1V1×10-3mol-C2(V3-V2)×10-3mol=(C1V1+C2V2-C2V3)×10-3mol;根据乙酰水杨酸与碱反应原理:

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C1V1+C2V2-C2V3)×10-3mol/3,其质量为m(乙酰水杨酸)=(C1V1+C2V2-C2V3)×10-3mol/3×180g.mol-1=60(C1V1+C2V2-C2V3)×10-3g,ω(乙酰水杨酸)=60(C1V1+C2V2-C2V3)×10-3g/ag×100%=6(C1V1+C2V2-C2V3)%;②在碱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滴定终点颜色:最后一滴盐酸,使溶液由红色变成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白纸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③A项,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导致滴定盐酸体积偏大,V3偏大,测定结果偏低;B项,导致测定盐酸体积偏小,(V3-V2)偏小,测定结果偏大。C项,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消耗盐酸体积偏大,V3偏大,测定结果偏低;D项,盐酸外溅,导致测定盐酸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低。E项,砝码与样品位置放反了,当不用游码时,对称量结果没有影响;当用游码时,样品质量偏小,测定样品纯度偏高。F项,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呈酸性,即盐酸进一步与酚钠和羧酸钠反应,即消耗盐酸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低。
核心考点
试题【随着流感季节的到来和N1H1的威胁,疫苗的需求空前高涨。尽管那些疫苗是有效的,但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研究人员于2009年12月研究发现,一些非处方药,如阿司匹林等抑】;主要考察你对有机合成与推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建筑内墙涂料以聚乙烯醇()为基料渗入滑石粉等而制成,聚乙烯醇可由下列途径合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乙烯酯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两种)。
(2)上述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可以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4)反应③可看作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加成 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Cu(OH)2共热
A.①③④②⑥B.①③④②⑤C.②④①⑤⑥D.②④①⑥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有机化合物A含碳77.8%,氢为7.40%,其余为氧,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烷的6.75倍。求: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红外光谱测定,A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羟基,能与烧碱反应,且在常温下A可与浓溴水反应,1molA最多可与2molBr2作用,据此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乙烯合成光学树脂CR-39单体的过程如下:

已知:i.CR-39单体结构简式是:

ii.酯与醇有如下反应:

(1)乙烯转化为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B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2)在D、E的分子中,都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① 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② E为五元环状化合物,E与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G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其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3∶1∶1∶1,且能与NaHCO3反应。
① K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② K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下列有关C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
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1 mol C最多能与2 mol Na反应
d.C的同分异构体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某烃A是乙烯的同系物,A与乙烯一样,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A与氢气的相对 密度为21,由A经下列反应可得到G、H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E的结构简式为____             
(2)由A生成B和H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3)一定条件下,2 molF之间脱去1 mol水生成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I,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I能发生的反应有: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水解反应
D.中和反应
E.氧化反应
(5)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