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①A、B、C 的分子数比为1:1:2
②A、B、C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A,同时增加2n摩尔C
④平衡体系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答案
②、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A、B、C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增加2nmolC,生成2nmolC需要消耗nmolA,单位时间内A的生成与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到达平衡,故③正确;
④、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④错误;
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气)+B(气)⇌2C(气)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A、B、C 的分子数比为1:1:2②A、B、C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单位时间生成】;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
B.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
A.容器中SO2、O2、SO3共存 |
B.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SO2的同时消耗2mol SO3 |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
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消耗3a molC |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A.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 SCl2 |
B.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压强不变,氯气转化率增大 |
C.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 n mol 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Cl2 |
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
A.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氢气的同时生成nmol碘蒸气 |
C.若该反应在隔热密闭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
D.2V正(H2)=V逆(HI) |
最新试题
- 1读“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 2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气孔的水分散失B.光合作用C.瓜果的膨大D.植株的生长
- 3读“太阳直射点回归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时 [ ]A.亚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冬半年B.北
- 42006年9月16日至17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据此回答10—11题。10.(200
-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内容。(3分)据报道,如今不少知名企业都在或明或暗地调整招聘的学历门槛,不再将本科以下学历
- 6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由传感器采集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一次运送货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段时间t0内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
- 7She ________ his number in the phone book to make sure that
- 8–My family had a free vacation in the beautiful city last we
- 9Sometimes he feels like ________ to give up.[ ]A. to wan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
热门考点
- 1将含有n克HNO3的稀溶液,跟m克铁粉充分反应,铁全部溶解,生成气体NO,已知有n/4克HNO3被还原,则n∶m不可能是
- 2只要是他人提出的任何要求,我们都应当尽力去承担。[ ]
-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社会面貌。在工业革命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发明与创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与对我们的启发。(不少
- 4(本小题满分9分)已知,且。(Ⅰ)求的值;(Ⅱ)若在数列中,,,计算,并由此猜想通项公式;(Ⅲ)证明(Ⅱ)中的猜想。
- 5推断X与Y有关系,其步骤可简记为:假设→计算k→查表。给出2×2列联表如下:推断X与Y有关系。
- 6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
- 7下面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年降水量和一月份平均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甲地的降水量不
- 8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同一点O,如果∠AOE=2∠AOC,∠COF=32∠AOE,那么∠DOE=_____
- 9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水量却很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安徽省属于中度缺水省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家庭情况,谈谈节约用水怎
- 10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2cm,高为9πcm,点A、B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A、B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A顺着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