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题目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你认为当时北京正进行着的“文化批判”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救亡压倒启蒙”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 ,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的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在军事、思想理论、政治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 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 领导集团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 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原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主要阻力;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日益强烈。
(2)军事上,国民党政府已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胜利。政治上,新政协的召开。思想上,七届二中全会和《论人民民主专政》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重大问题:工作重心、基本政策、总的任务。
(3)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对社会进步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某一时期的刊物频繁的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这些刊物主义可能出现于[     ]
A、维新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文中的“新”主要是指 [     ]
A、学习西方文化
B、针砭社会时弊
C、注重经典考据
D、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     ]
A、变革思想观念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
C、曲茧教育制层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种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赢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