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燃烧热 >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其操作错误的是A.酸式滴定管需用待测盐酸润洗B.碱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碱液润洗C.滴定过程中不能有液体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其操作错误的是
A.酸式滴定管需用待测盐酸润洗
B.碱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碱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不能有液体从锥形瓶溅出
D.滴定结束,读数时要平视读数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酸碱滴定过程中,酸式滴定管需用待测盐酸润洗,同样碱式滴定管也要用标准碱液润洗,所以A的操作是正确的,B的操作是错误的,B为本题的答案;滴定过程中不能有液体从锥形瓶溅出,否则会影响滴定的结果,故C正确;滴定结束,读数时要平视读数,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酸碱滴定的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酸碱滴定是高中经典的实验之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比较简单。
核心考点
试题【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其操作错误的是A.酸式滴定管需用待测盐酸润洗B.碱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碱液润洗C.滴定过程中不能有液体从】;主要考察你对燃烧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ROH是一种弱碱
B.在x点,c(M) = c(R)
C.在x点,MOH完全电离
D.稀释前,c(ROH) =10 c(MO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化合物:①HCl ②NaOH ③CH3COOH ④NH3·H2O ⑤CH3COONa ⑥NH4Cl
(1)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溶液呈碱性的有          (填序号)。
(2)常温下0.01 mol/L HCl溶液的PH=         ;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将等PH等体积的HCl和CH3COOH分别稀释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等,则m        n (填“大于、等于、小于”)。
(5)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溶液逐滴加入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__酸(填“强”或“弱”)。
② K点对应的溶液中,
c(M)+c(MOH)=        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水溶液中只要c(H+)=c(OH-),则一定是中性的
B.纯水中c(H+)与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10-14
C.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值增大
D.电离程度大的酸一定比电离程度小的酸pH值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纯水中c (H)=2.0×10-7 mol·L-1,则此时c (OH) =         mol·L-1
0.9mol·L-1NaOH溶液与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后,溶液的pH=_____。
(2)向0.020 mol·L-1的HCN溶液中加入0.020 mol NaCN固体,溶液pH增大,主要原因是                                                            ;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 (Na) > c (CN),则c (HCN)        c (CN)(用“>”、“<”、“=”符号填空)。
(3)向1L 0.10 mol·L-1的HCN溶液中加入0.08molNaOH固体,得到混合溶液,则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写出该混合溶液中存在的所有平衡的表达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种说法中,都包含有前后两个数值,其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在25℃和80℃时纯水中的c(H+)浓度
B.室温时,浓度均为 0.1mol/L的(NH4)2SO4(aq)、(NH4) 2CO3 (aq)的c(NH4+)
C.25℃时,pH均为3的HCl和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1 L饱和氯化铵溶液中NH4+和Cl 的个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