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Cl- | B.Na+ | C.H+ | D.Mg2+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在酸性条件下,NO3-能把Fe2+氧化生成Fe3+,所以M一定不是氢离子;根据溶液是电中性可知,M是阳离子,且是钠离子,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和灵活性强。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如果NO3-、Fe2+、SO42-、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4∶2∶1∶2共存于同一溶液中,那么,M可能是( )A.Cl-B.Na+C.H+D.Mg2+】;主要考察你对离子共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Na、Fe、SO、Cl |
B.Ba、Mg、HCO、NO |
C.Na、K、NO、CO |
D.K、NO、AlO、OH |
出的是
A.Na+、Ba2+、Cl-、SO42- | B.Fe3+、K+、SO42-、NO3- |
C.H+、Al3+、Cl-、NO3- | D.Na+、Ca2+、Cl-、HCO3- |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
B.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
C.①H2SO4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
D.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
A.过量Al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K+、Cl-、Al3+、SO42- |
B.常温下,OH-的浓度为10-11mol/L的溶液中:Na+、I-、NH4+、NO3- |
C.常温下,的溶液中:K+、NH4+、Cl-、SO42- |
D.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K+、Na+、I-、NO3- |
A.C(CH3COO-):③>① |
B.水电离出的C(OH-):②>① |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OH-)=C(H+)+C(CH3COOH) |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显酸性:C(CH3COO-)>C(Na+)>C(H+)>C(OH-) |
最新试题
- 1(8分)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举世瞩目,飞机上的黑匣子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1)黑匣子应采用抗压能力
- 2Mrs Brown came to China ____ 1996.[ ]A.on B. of C. toD.
- 3设斜率为2的直线l过抛物线y2=ax(a≠0)的焦点F,且和y轴交于点A,若△OAF(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
- 4第二节: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选项。In so many ways
- 5关于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电路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B.电路中磁通量的改变量
- 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首先发生在英国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
- 7等差数列中,若,则= 。
- 8(26分)材料二 北京从2013年1月10日开始大范围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一直持续到1月15日,近六天。北京这次的重污
- 9质量为0.4kg的小物体固定在直棒的一端,棒长为1.0m,,其重力不计,使其形成一个摆,该物体被推向一侧直到棒与竖直线成
- 10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稀盐酸
热门考点
- 1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因为[ ]①我国还处于社会
- 2探究与思考化验员检验了医生从某人肾动脉血浆和肾脏某部位抽取的两种液体样品,化验结果如下:(1)请你根据液体成分的变化情况
- 3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深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
- 4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华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小说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精心构思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
- 6已知命题p:若a>1,则ax>logax恒成立;命题q:等差数列{an}中,m+n=p+q是an+am=ap+aq的充分
- 7It was a cold grey day in late November. The weather had cha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3·H2ONH4++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在海轮的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
- 9The book was written in 1946, _____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 10150. He was never late for school, _______ more than onc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