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题文】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题。【小题1】...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a碰撞挤压    b张裂作用   c生长边界    d消亡边界
A.acB.bc
C.adD.bd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发展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由此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为张裂作用,板块边界为生长边界。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东非裂谷带的形成。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对应知识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板块的边界类型,与部分典型地貌形态的成因。
【知识小结】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基本面貌(重、难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2.板块边界与地貌
(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如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巨大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题。【小题1】】;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按成因分类,与石英岩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花岗岩B.大理岩C.石英岩D.玄武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名称。
a和b是         岩、c是          岩、d是         岩。(3分)
(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阁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4分)
①                      固结成岩
②                      上升冷却凝固   
③                      重熔再生    
④                      变质作用
(3)从褶皱的弯曲形态判断,图中甲地是      (背斜或向斜);从地表的形态判断,该地的地貌是          。(4分)
(4)丙地岩体相对两侧岩体的位移方向是      (上升或下降)。(1分)
(5)下图中的         图与上图中乙地的地貌成因相同。(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寻找化石要在D中
②.A为沉积岩,各类岩石都可以转化成沉积岩
③.①是外力作用,②是变质作用
④.在循环过程中,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传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

A.                 B.                 C.                D.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