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 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 图。E的风向为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风。(3分)(2) A、B、C三地中,...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 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 图。E的风向为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风。(3分)
(2) 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1分)
(3) E季风势力最强时,山西忻州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2分)
(4) 在成因上,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_____。(4分)
(5) 此月份,C地是_______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 (高压、低压) (2分)
答案
(1)   7 东南 西南       (2)    B      (3)  高温多雨
(4) F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E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
(5) 冬    高压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此时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7月份。(2)图示B点位于印度半岛附近,此时为亚洲低压控制。(3)E季风势力强大,即东南季风势力强大,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特征高温多雨。(4)图示F为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而E为东亚的东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5)图示C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冬季。冬季大陆的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低,故形成高压中心。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风向,并能结合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差异和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综合分析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 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 图。E的风向为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风。(3分)(2) A、B、C三地中,】;主要考察你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小题1: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
小题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示意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题。

小题1:R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R地
A.距海洋近B.多地形雨
C.多锋面雨D.气旋活动频繁
小题2:图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D.水田密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B、D、F所代表风带的风向。(3分)
(2)气压带的名称:A        E        (2分)
(3)气压带A控制的地区与气压带G控制的地区相比,降水较       ,原因是                                   。(2分)
(4)当A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时,则北半球是        季节,亚欧大陆上空的气压中心是    (填“高或低”)气压中心,被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气压带。(3分)
(5)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举行,正值我国盛夏酷暑季节,而在英国的中国代表团的服装以长衣长裤为主,这是因为此时伦敦的天气特点是            ,原因是受
              控制(填字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8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C                         
E                           带(3分)
(2)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2分)
(3)A处的自然带是                      (1分)
(4)C气压带的气流运动         (上升/下沉),天气特点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