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环境管理 > 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自2004年9月开始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原计划于2005年4月完工。但该工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自2004年9月开始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原计划于2005年4月完工。但该工程在争议中停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该工程重新进行环境评估。结合下图,分析完成(1)~(3)题。

(1)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争议的原因是该工程
A.可以增加地表水体,有利于改善水质
B.减少地表水下渗,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C.阻隔了水体的循环过程,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
D.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2)北京所在的地区曾经也是水系比较完善的地区。近现代以来,北京市水系逐渐萎缩,北京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北京市水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河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B.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疏通河道,发展城市旅游观光业
(3)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在争议中停工,下列不属于停工原因的是
A.城市河道、湖泊的防渗固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防渗固化后能加剧水污染程度
C.资金不足,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D.防渗固化能造成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
答案
(1)C (2)C (3)C
解析
第(1)题,湖底铺设防渗膜后,阻隔了湖水与湖底间的物质循环,从而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有可能加剧水污染。第(2)题,北京修复水系的目的是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个角度出发的。第(3)题,本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工程停工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资金、技术问题。
核心考点
试题【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自2004年9月开始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原计划于2005年4月完工。但该工程】;主要考察你对环境管理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据此完成(1)~(2)题。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中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A.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B.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的影响
C.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2)有关《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义的公民环境权主要包括(  )
①优美环境享受权 ②知情权 ③安静权 
④检举控告权 ⑤参与管理权 ⑥采光权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①②③D.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环境伦理的正确说法有(  )
A.环境伦理强调后代人的价值和利益
B.环境伦理包括一系列的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态度、习惯、传统及善恶判断标准等
C.享用自然是人类的特权
D.尊重和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界的原始面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可产生环境问题的是(  )
A.营造“三北”防护林
B.为了健康,鼓励使用一次性筷子
C.生产“绿色食品”
D.进行“清洁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环境保护这一国策成功实施的基本前提是(  )
A.参与国际行动
B.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D.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