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 读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2分)(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2分)(3)指出近半个世纪...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2分)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2分)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6分)
答案
(1)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地表径流少(2分)
(2)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盛行西北风。(2分)
(3)土地荒漠化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垦过牧过度采;不合理灌溉;工矿建设。治理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草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载率量);草方格治沙;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区恢复植被等。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第(1)题,A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其自然环境特点应从当地气候、植被、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沙尘暴路径走向基本与我国冬季风风向相同。第(3)题,由沙尘暴的定义可知,沙尘暴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应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核心考点
试题【读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2分)(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2分)(3)指出近半个世纪】;主要考察你对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我国北方多省份遭遇严重干旱。该图为2011年年初的特旱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遭受特旱灾害的省份有
A.江苏、山西B.山东、河南
C.江苏、安徽D.山东、河北
小题2:临沂市是此次特旱区之一,为减轻此次旱灾对该市冬小麦的不利影响,该市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打机井灌溉 ②适时人工增雨 ③修建水库等农田水利设施 ④跨流域调水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新加坡《联合军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岛和南极球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读格陵兰岛1992年与2003年冰盖对比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有
A.风暴潮灾害减弱B.海岸侵蚀加重
C.三角洲面积扩大D.成潮入侵增强
小题2: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A.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
B.沿海全部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
C.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
D.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材料二:2012年春季我国西南干旱地区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A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            。
(2)根据材料一,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一半以上的地区有          、            、          ,影响上述三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3)根据材料二,重旱区主要分布在      、          (填省区简称)。
(4)为缓解我国西南地区的旱情,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10月台风“鲇鱼”过后,广东省降雨严重偏少。2010年刚刚过去的3月,广东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4月雨水仍将明显偏少,西南大旱已经蔓延到广东(如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 068万亩,重旱2 851万亩,干枯1 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 526万亩;有2 425万人、1 584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1)说明广东省2010年春旱的原因,并从我国的气候特征试分析广东3、4月降水少的原因。(6分)
(2)简述旱灾造成的危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D.干旱、洪涝
小题2: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D.纬度较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