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题1:从图中发现,杭州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空气污染物排放较少 | B.受高气压控制 |
C.雨日较多、降水丰富 | D.树木生长旺盛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2009年1~12月杭州空气质量统计图,完成1~2题。小题1:从图中发现,杭州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小题2:该季节空气质量最】;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泥石流、滑坡 | B.缺草料、冻害 |
C.酷热、地震 | D.沙尘暴、沼泽 |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
B.东北风带来的水汽虽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 |
C.可以引巴尔喀什湖水灌溉 |
D.高山冰雪融水多 |
小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
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 |
小题1:下列叙述属于沼泽的主要功能的是
①水源地、蓄水池 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节气候 ④保护农田,防风固沙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嫩江 | B.松花江 | C.鸭绿江 | D.图们江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
A.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全部,临港、澳、台地区 |
B.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
C.土地面积4.16万平方米千米,占广东省总面积的23% |
D.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
最新试题
- 1下图表示的是A、B、C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符合该实验现象的A、B、C 三种溶液依次是 [ ]A.
- 2提示:在本实脸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
-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 4已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记△的面积为(为坐标原点),则函数是( )A.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B.偶函数且
- 5(1)已知a,b>0,求证:a(b2+c2)+b(c2+a2)≥4abc.(2)求证:3+7<25.
- 6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
- 7质量为M的滑块由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组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
- 8 Everyone knows that ______ paper was invented by _______ Ch
- 9Fresh air, enough exercise and nutritious food ______ to sou
- 102008北京奥运会前后,北京市政府出台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措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已知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
热门考点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江西某县讲课时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该县县
- 21824年法国巴拉尔发现溴。在他以前,有一家工厂曾将一瓶红棕色的液体送给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检测,李比希凭经验武断地认为该液
- 3如果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走进近代社
- 4阅读理解。 Mrs. Tailor says to Mr. Tailor,"Today is Sunday. T
- 5已知x3m-2n+1+9 =3m-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 )。
- 61919年6月3日以后,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支援学生爱国斗争。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A.天津B.南京C.
- 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沿海,完成下列问题。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
- 8He won"t go out until he ______ his homework.[ ]A. will
- 9根据句意及所给首字母,完成单词。1. I need a room with windows f_____ the sea
- 10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 )A.1:1B.1:2C.3:2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