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规划工作。

(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6分)
(2)乙图中B地的降水量远大于A地,试分析原因。(2分)
(3)有学者建议在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电站,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5分)
答案
(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2分)
在东西方向上,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说明该地地形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向排列。(2分)
等温线分布较密集,温差大,说明该地地势起伏大。(2分)
(2)B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降水较多;(1分) A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1分)
(3) 赞成。理由:①该地区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②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③缓解我国能源不足;④修建水电站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5分)
不赞成。理由:①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②地形条件复杂,山高谷深,施工困难;③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④交通不便,修筑难度大。(5分)
解析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特征直接气温分布特征。有温度特征分析地形特征。就是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少。(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赞同的观点从水能丰富程度、能源结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反对从修建难度、试题环境影响、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图Ⅰ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局部),图Ⅱ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读图Ⅰ、图Ⅱ,完成问题。

小题1:甲河段北岸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   ) 
A.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
B.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
C.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
D.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
小题2:河流补给水源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小题3:关于甲水文站径流特点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图中湖泊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B.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一年中从不间断
C.从1月到7月,各月径流量逐月上升
D.从7月到10月,各月径流由三种水体构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广阔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分界线
C.400mm年降水量线
D.以水田为主农业和以旱地为主农业的分界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小题4: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图4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问题。

小题1: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  )
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干旱——半干旱——湿润
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年一熟
小题2: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
主导因素是(  )
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东由向西逐渐变湿
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